慈善信托正兴起,或将成为国内慈善事业新增长点
来源: | 作者:汉正家族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3-10-25 | 5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于慈善信托在国内发展而言,2016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那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正式确立了慈善信托制度,明确了慈善信托属于公益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慈善目的,依法将其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照委托人意愿以受托人名义进行管理和处分,开展慈善活动的行为。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慈善信托正式成为了国内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新方式,并在近年来得到愈来愈多的社会关注和政策推动。

在不少人看来,慈善信托拥有量身定制、设立简便、管理灵活、财产独立、运营成本低等优势,未来将是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将极大地提高社会多方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值得关注的是,慈善信托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慈善事业参与方式,同时也面对一系列的实务挑战,需要概念的普及推广、税收政策的完善以及信托架构的优化,而更为关键的是,更多慈善组织需要改变观念,积极担任慈善信托受托人。


01

慈善信托将成为重要的

慈善事业参与途径


慈善信托要发展,首先需要明确其重要性。

有的人会问,国内可以通过慈善捐赠和设立基金会参与慈善事业,为什么还要发展慈善信托?实际上,这和慈善信托的特点以及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随着第一代企业家年龄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他们对公益慈善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成熟和多元化,在履行社会责任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时,开始更注重个人的价值主张和追求,希望按自己的意愿推动社会改良。

但在实现捐赠人捐赠意愿这方面,传统的慈善工具存在不同程度的难点。

其中,慈善捐赠无法体现委托人的意思自治,比如你想做助学,即便找到了相关的公益项目可以捐赠,但也没办法按照你的思路开展公益助学工作。

设立基金会虽然可以按自己意愿做公益,但一方面设立门槛高、难度大,而且涉及实体运营成本,包括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等,同时需要投入个人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现实。

强调委托人意愿的慈善信托恰恰可以撬动捐赠人积极性。

从这一点来看,慈善信托的发展可以促使更多的企业家更愿意掏钱做慈善,未来甚至成为和慈善捐赠以及设立基金会齐头并进的慈善事业参与方式。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慈善信托,使自己的捐赠意愿和社会思考得到回应和尊重,在慈善事业的链条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然而,截至2023年7月底,国内慈善信托备案数仅1389单。

无论是从慈善信托的备案数量还是金额总量上看,慈善信托的发展规模都和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慈善事业的体量不相适应。


02

慈善信托发展破局

需慈善组织担任受托人



慈善信托发展缓慢,一定程度和社会对慈善信托的认知程度有关。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出台以来,慈善信托在国内的发展不过经历了六年多的时间,政府部门乃至社会公众对慈善信托的认知也在一个发展的过程中。

哪怕是在当下的一线城市,依然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慈善信托,不了解慈善信托是什么。

因此,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内慈善信托的首要任务还是对概念以及基本运作的推广,包括在政府层面的推广。而慈善信托发展遇到的一系列瓶颈,也是认识不足的问题。

现实中,大部分慈善信托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对信托公司而言,运作慈善信托远不及其它业务利润可观,推广积极性有限,同时,信托公司数量有限,也难以面对慈善信托的庞大潜在需求,相反,慈善组织更适合担任受托人。

然而,部分地方民政、财政、税务部门以及慈善组织认为:慈善组织担任受托人时,信托财产并未转移为慈善组织所有,不能开具捐赠票据,因此更不愿担任受托人。

其实,这些都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及慈善信托了解不够透彻的表现。

以慈善捐赠为例,财产捐赠给公益慈善组织后,财产所有权便完全转移,但更深入地分析,其实这笔钱同样不属机构私人所有,而是代为用到人们信任的公益行动中去,慈善信托同样如此,资金打入信托账户后,便拿不回来,同样是代为用到人们信任的公益行动中去,如果政府部门和慈善组织可以同时清晰地认识到这点,敢于开票,继而慈善组织积极推广并担任受托人,那慈善信托的一切难题都将迎刃而解。同时,这也是筹款新形势下对慈善组织做好捐赠人维护的新要求。


03

社区慈善信托

或成实务操作突破口


有人认为,慈善信托可能会给慈善组织带来新的竞争压力,毕竟爱心资源只有这么多,只会越分越薄,但这些论调都是建立在慈善组织不能担任受托人的背景下。

慈善信托可以鼓励爱心人士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慈善事业,一定程度扩大了慈善的覆盖面,也为担任受托人的慈善组织带来了更多资金来源,慈善组织要做的应是尽快提升受托能力

而慈善信托能否顺利备案,政府部门的态度也十分重要,这时尤其需要地方部门以开放接纳的态度支持,切忌对行业过多行政干预。

在这方面,广州政府部门的确为地方慈善信托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包括今年广州七部门印发了《广州市关于促进慈善信托发展的实施意见》、多次举办慈善信托推广会、为推动部分慈善信托落地“会诊开方”等,这些都传递出政府发展慈善信托的积极信号,对于吸引慈善信托在广州备案有重要意义。


(2021年9月17日,“粤财信托·2021知行慈善信托”合同在广州正式签署。这意味着广州市,乃至全国第一单以“资助社区营造及乡村振兴相关领域公益项目和慈善活动”为信托目的的慈善信托计划正式启动。)

过去大家经常说社区慈善资金不足,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人气不足”的问题上,关键在于大多数人认为社区慈善这件事跟自己无关,也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为什么还要捐钱,实际上,社区慈善的主导权也的确并不在自己手上。

而社区慈善信托其实就是把主导权还回给社区的各个主体,大家可以通过设立慈善信托,并由慈善组织担任受托人,关注自己认为社区需要关注的事情,当社区慈善实现了社区各个主体的参与感,积极性也就来了,这也正是慈善信托希望带来的积极反响。

作者| 汉正家族办公室
文章来源| 善城广州